觀世音 名號意思為「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」,又譯為觀自在菩薩、光世音菩薩。
觀世音菩薩是佛菩薩之菩提心所化現,在很久以前已成正等正覺之古佛,稱為「正法明如來」,為救度不同眾生而示現不同的相;世人稱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。與娑婆世界之眾生特別有緣,是因為他經常示現救度眾生,故此觀世音菩薩是最為受人供奉。
四臂觀音與文殊菩薩、金剛手菩薩,合稱「三族姓尊」(雪域三怙主)、「事部三怙主」,分別代表「慈悲、智慧、伏惡」三種特質,故稱「悲智力三部主」,為金剛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門。
四臂觀音形象十分曼妙優美,祥和端莊。
一面四臂,代表通達法性,俱足遠離戲論的法身功德;頭戴五佛冠,表五智;髮黑色,表示不染;白色身代表自性清凈無暇,不為煩惱所苦;綢緞瓔珞嚴飾,表莊嚴的報身相;雙目微閉,口小緊抿,寂靜含笑,凝視著有情眾生;透著慈悲之態。
前兩掌合十胸前,手捧如意寶珠,代表滿足所有眾生的願望;右手持白水晶念珠,代表不停地救度眾生出離輪迴;左手持白蓮花,代表清淨沒有汙染的心;左肩披著鹿皮,表大悲無礙之心;雙腿金剛跏跌座,代表穩固禪定的境界;月色背光:表解除煩熱之心。坐在月盤上代表慈悲方便的法;月盤下之蓮花代表清淨的境界。
四臂代表四種佛行﹐即「息」、「增」、「懷」、「誅」。
「息」是平息所有的痛苦、障礙及困難。
「增」是增加福報、智慧、長壽、財富等。
「懷」是救度眾生、領導他們修行。
「誅」是誅滅眾生種種惡念、克服外界障礙等。

觀音心咒咒輪
也代表 四無量心,及「慈」、「悲」、「喜」、「捨」:
「慈無量心」願諸眾生永俱安樂及安樂因;
「悲無量心」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;
「喜無量心」 願諸眾生永俱無苦之樂我心愉悅;
「捨無量心」願諸眾生永離貪嗔痴之心住平等捨。
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
第一:【廣發弘誓願】廣發弘誓大願心,度盡眾生消煩惱。
第二:【常居南海願】泛海救迷度有情,善念南海觀世音。
第三:【尋聲救苦願】為人諸病臥高床,誠念大士得安康。
第四:【能除危險願】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度人舟。
第五:【甘露灑心願】觀音慈把甘露灑,煩惱於是化成蓮。
第六:【常行平等願】彌陀加持常有念,隨似觀音平等心。
第七:【誓滅三塗願】觀音菩薩救苦聲,願度三塗除諸障。
第八:【枷鎖解脫願】志心持念觀自在,枷鎖苦痛得解脫。
第九:【度盡眾生願】有情眾生誓願度,曠劫精勤慈悲海。
第十:【接引西方願】虛空之中引淨土,至心誠念觀世音。
第十一:【彌陀受記願】觀音精勤宏願力,彌陀受記下世佛。
第十二:【果修十二願】十二大願弘誓深,有情共證無上道。